2015级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16-02-23发布者:系统管理员浏览次数:826

  一、培养目标

(一)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在高分子学科上掌握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教学、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培养方式与修读年限

(一)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三年。可根据情况适当提前或延长,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

(二)课程设置和考核

课程学习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课程内容应体现专业基础知识宽厚、扎实7️⃣,反映当代科学前沿的最新发展成果👃🏼。

硕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课程和研究方法类公共选修课程;学位基础课为学位必修课程,以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为单位开设,其中包含一门研究方法课🤸🏿;学位专业课包括以学科群为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和指向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鼓励硕士研究生跨专业或跨学科选修课程。以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为单位开设的课程,可由多位导师分别开设⚅,但须统一教学内容🤶🏼👩🏿‍🔬。

硕士研究生须完成学术规范、学术活动、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等环节,不计入总学分✮,但纳入毕业答辩资格审核范围。

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应修满30学分🦌。

(三)补修课程

跨专业入学(原则上本科专业与硕士专业跨一级学科可认定为跨专业)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是否补修与本专业相关的2-3门本科课程,由导师根据学生本科课程成绩和情况对照现专业要求决定,补修课程学分另计🫄🏻,但不能替代以上各项规定的学分。

(四)实践环节和科研基本能力训练

学术活动、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硕士研究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关键环节🚶‍♂️‍➡️。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包括教学实习👨🏿‍🦲🍩、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

学术活动包括各类学术讲座、论坛🧙🏼、竞赛等活动👿,所有硕士研究生须参加学术活动,参加学术讨论和聆听学术报告的次数不少于30次;教学实习内容包括授课、辅导、组织课堂讨论、指导实验、批改作业及实验报告、指导毕业论文等⛄️,教育实习或科研实践工作量累计为40学时以上😓,所有硕士研究生均须参加教学实习或科研实践。实践环节和科研基本能力训练为培养过程必要环节,但不计学分。

硕士研究生须在研究生学术论坛、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中,公开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累计1次以上。

(五)考核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与考查。必修课程进行考试🕺🏻,选修课程进行考试或考查。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考查成绩按等级制记分🚶‍♀️‍➡️。实践环节和学术活动的考核由研究生导师根据研究生提交的有关表格、材料并结合实际表现给出等级制记分🛀🏽。

三😮‍💨、主要研究方向

1. 催化聚合新方法与高性能材料

2. 分子设计与控制聚合

3.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4. 光电高分子和超分子自组装

5. 高分子纳米材料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一)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和研究方法类等公共选修课程。学位基础课为本专业的学位必修课程🔦。学位专业课包括面向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和结合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考核分考试和考查🍇。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考查成绩按等级制计分。   

跨专业入学(原则上本科专业与硕士专业跨一级学科可认定为跨专业)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由导师根据学生本科课程成绩和现专业要求决定是否补修本专业相关课程,补修课程学分另计🐈,不能替代规定的学分。

本专业应修总学分至少为 30 分,且分项学分不低于以下要求,方可进入毕业论文答辩程序。

其中学位公共课的政治理论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指定选修⚖️,1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科🙍🏿‍♀️、医科研究生指定选修,1学分)🤷🏿‍♀️;公共外国语为4学分🙇🏻‍♂️📷;《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自主学习,网上考核,不计算学分🏄🏼🚵🏽‍♂️。

学位基础课至少应修满 8 学分;学位专业课(必修)至少应修满 7 学分。学位专业课(选修)至少应修满 6学分。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选修)至少应修 2学分🚞。

(二)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中/英文名称

学分

开课时间

任课教师

学位公共课

(必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

第一学期

 

自然辩证法概论

The Outline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1

第一学期

 

外国语

Foreign Language

4

第一学年

 

究伦理与学术规范

Discipline and Ethics in Academic Research

/

/

/

 

 

 

 

学位基础课(必修)

量子化学

Quantum Chemistry

3

第一学期

陈启明

高分子科学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 in Polymer Science

2

第一学期

孙如意

现代测试技术及研究方法

Modern Testing Techniques and Research Methods

3

第一学期

何品刚

高等有机化学A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A)

3

第二学期

张剑波

 

 

 

 

学位专业课

(必修)

专业外语

Chemistry English

1

第一学期

谢美然

现代高分子化学

Modern Polymer Chemistry

3

第一学期

黄琨

高分子结构与性能

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Polymers

3

第二学期

贺小华

化学实验室安全及相关法律法规

Chemical Lab Safety and Related Laws & Regulations

2

第一学期

周锋

学位专业课

(选修)

高分子表征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ers

3

第一学期

廖小娟

功能高分子

Functional Polymer

2

第二学期

黄炜

高分子结构与性能测试实验

Experiments for Testing 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Polymers

2

第二学期

宋春梅

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

(选修)

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

五、科研成果要求

(一)基本要求: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排名不含导师)在专业学术刊物公开发表或录用1篇论文🍯,或排名为第二作者的学术论文2篇(排名不含导师)🥮,第一完成单位为天美代理🚵🏽。

(二)或有以下科研成果之一🧙🏼⛹🏻:

1.省部级论文成果、科研课题奖和学术竞赛的证书持有人。

2.参与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书中显见姓名,参与章节撰写不少于2万字)🛩。

3.以第一作者身份收录在国际性或国家级学会年会上的学术会议论文。

4.已获专利申请号的完成人(排名为除导师或有关指导教师之外列前三位👸🏻,即除导师之外排名第一的专利至少1项🤛,排名第二的专利至少2项♙,排名第三的专利至少3项)。

六、中期考核及答辩资格审核

根据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及相关规定,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四学期末💣,对硕士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在其毕业前最后一学期🖐🏿🌎,对拟毕业硕士研究生进行论文答辩资格审核🦴。

中期考核主要考核各类课程学分修满与否、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的完成情况、文献阅读能力及学位论文开题情况。

论文答辩资格审核包括中期考核复核🫄🏻、学术活动审核和科研成果审核。

七👨🏻‍🚀、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硕士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硕士研究生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和考查合格,并通过中期考核后🧔🏻‍♂️,应撰写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完成学位论文写作要保证三个月以上的工作时间。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是硕士研究生在导师及导师小组指导下,独立设计和完成某一科研课题,培养独立的科研工作能力的过程🚾。硕士学位论文可以是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也可以结合科研攻关任务从事应用开发研究,但须有自己的见解或特色。

八、基本文献阅读书目

1.  何曼君.高分子物理.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07.

2.  吴大诚.高分子构象统计理论引导.四川教育出版社🗞,1985.

3.  陈义镛.功能高分子.

4.  潘祖仁.高分子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版)2007.

5.  焦剑,雷渭媛.高聚物结构与性能.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6.  Allcock, H.R,et al. Contemporary Polymer Chemistry.科学出版社⛳️🧑🏿‍🏫,2004.

7.  Flory .P. J. Principles of Polymer Chemistry. 1953.

8.  Odian ,G. Principles of Polymer Chemistry. Fourth Edition, 1984.

9.  Braun,D, et al. Techniques of Polymer Syntheses and Characterization. New York: Wiley, 1972.

10.  Paul C, Hiemenz &Timothy P. Lodge. Polymer Chemistry. Second Edition, 2007.

返回原图
/

天美娱乐专业提供:天美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天美娱乐欢迎您。 天美娱乐官网xml地图
天美娱乐 天美娱乐 天美娱乐 天美娱乐 天美娱乐 天美娱乐 天美娱乐 天美娱乐 天美娱乐 天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