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1.培养德、智☞🚜、体、群、美🤧,五育均衡发展,坚持党四项基本原则👨🏽🦰,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并愿意献身于科学和教育事业的高级专业人才。具有系统的生物学知识🤙,坚实的药理学理论基础💧,扎实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和实验技能🦠,能够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查阅相关文献和撰写外文专业论文。
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同时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沿与动态。毕业后能胜任在高校👱🏼♂️、科研单位或专业部门的相关专业的工作,并在科学研究上能独立做出创造性成果。
二👨🏻🎤、培养方式与修读年限
(一)培养方式
以导师负责制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用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实践、文献阅读与专题讨论以及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因材施教🧑🏽🎓🙇🏻,注重生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1.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主要在本校完成🚣🏿♀️,必要时安排在国内或国外有关学术单位进行短期学习工作🚊🧕🏼,或部分论文工作在国内(或国外)有关实验基地🧼、学术单位完成。
2.导师负责制与国内👮🏿♂️、外同行学者(或学术单位)合作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在本校完成🏋🏿,论文工作主要在国内或国外合作单位完成🤹🏿。
(二)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四年😕,最长不超过六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1.心血管药理学
2.肿瘤药理学
3.蛋白质结构、功能与代谢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一)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至少修读6学分;学位基础课为学位必修课程;学位专业课包括以学科群为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和指向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1️⃣,学位基础课与学位专业课(必修)课程的学之和不小于5学分,学位专业课(选修)课程至少选修一门,不小于2学分;跨学科或跨专业课程至少选修一门,不少于2学分。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至少应取得15学分。
导师可根据专业培养需求和博士研究生已修读课程的情况👇🏻💑,要求博士研究生补修一些先修课程🌰。
(二)课程设置
五🧘🏽、科研成果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六🦯、学业考核
1.在Nature、Science等超一流学术期刊以及Nature子系列、影响因子大于20的期刊或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USA》)等一级学科顶级期刊综合版上合作发表(或在线发表)1篇学术论文(不区分作者与作者单位排序);
2.本人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天美代理为第一作者单位,通讯作者为研究生的导师,在理工科一级学科顶级期刊发表(或在线发表)1篇学术论文;
3.本人为第一作者🧙🏻、天美代理为第一作者单位,通讯作者为研究生的导师,在学校版“二级学科一流期刊”或影响因子IF ≥ 3.0的SCI(包括SCIE)期刊(不含增刊、副刊)上发表(或在线发表)1篇学术论文💧;
4.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在核心期刊(研究生院核心期刊目录及以上)及以上刊物发表研究性论文(不含综述性论文)2篇(含2篇)🌀,其中至少1篇论文必须发表在SCI(包括SCIE)或EI收录刊源上🎤;
5.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是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天美代理为第一作者单位在国内外发表(含正式录用)研究型专著(具有ISBN号)1本。
博士研究生只有在发表科研成果达到规定要求后,方能提出学位申请🏊🏿。
六、学位考核
1.年度报告。每学年末,博士研究生向导师及指导小组汇报一年来的学习与科研进展✨,院系、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2.基本文献阅读能力考核⚒🫶🏽。博士研究生应掌握其基本研究领域涉及的基本文献🧀,第一学年结束时由院系组织考核,具体考核方案由导师自行确定。
3.开题报告审核9️⃣。博士研究生第一学年需要修满规定课程学分🫚,需完成学位论文开题工作。院系和研究生院在第三学期初进行考核。
4.答辩资格审核⛽️🦹🏽。秋季毕业生需在每年4月10日前🧑🏽⚖️,春季毕业生需在每年10月30日前进行论文答辩资格审核。具体审核日期以通知为准。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资格审核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及学分审核、科研成果审核、学术活动参加的情况审核等。
七、学位论文要求
1.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前必须作好选题研究项目的学术背景调查,通过文献资料检索👩👧👧,以保证将进行展开研究工作的前瞻性👐🏼🏀、创新性和科学性👄☝🏻。
2.论文开题🏉。通过中期考核者进行开题报告会,参加开题报告的研究生必须递交撰写完整的论文研究的计划书(含选题的目的意义和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计划和研究的计划进度、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前期工作的准备或基础,参考文献资料等),论文开题报告须根据“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审核标准”由学科教研组审议通过📡。
3.论文撰写。在开展论文研究工作和论文撰写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或导师组成员报告研究进度,探讨和解决可能存在或出现的问题,直至学位论文的定稿。
4.论文预答辩。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博士研究生必须通过院系组织的论文预答辩。院系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导师和指导小组成员听取申请人全面报告论文进展情况与取得的成果👨👨👧👦,提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的意见和建议🫀,并确定申请人是否可如期参加答辩。
5.论文评阅与答辩🚴🏽。论文答辩前应首先通过天美组织的“双盲”评阅,通过者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八🕰⚄、基本文献阅读书目
1.Psychopharmacology
2.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3.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y
4.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5.Comparative animal behavior
6.7.8.9.10.11.张强,武凤兰主编《药剂学》,北京大学药学教材
12.催福德主编《药剂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3.余家会,任红轩,黄进主编《纳米生物医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
14.表观遗传学手册:新分子遗传学与医学遗传学,托勒夫斯波,科学出版社
15.环境、肿瘤和表观遗传学🚂,杨瑾,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16.非编码RNA与肿瘤,郭俊明🚵🏿♀️,汤华,人民卫生出版社
17.整合miRNA肿瘤学基础,高社干,冯笑山🎻,刘刚🧑🦯,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18.吴乃虎:基因工程原理🙅🏽♀️,第二版,上下册🧹,科学出版社𓀆,2005.3。
19.B.Lewin著:余龙译:基因VIII🧝🏼♀️,科学出版社,2005.1🪮。
20.夏其昌:蛋白质化学与蛋白质组学,科学出版社🐼,2004.4。
21.萨姆布鲁克等:《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
22.马学军🧍: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第四版翻译版)🩵,科学出版社🙇🏿♂️,2005.1。
23.C.W.迪芬巴赫🤝:PCR技术实验指南🚲🕌,第二版(影印版)🌨,科学出版社🧑🏼⚖️,2004.2。
24.Harvey:《图解生物化学》,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25.袁建刚译:《基因组3》,科学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