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忠于祖国🥼,热爱人民,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及实验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具有运用外文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以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毕业后能胜任在高校♿️🏐、科研单位或专业部门的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二、 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一) 培养方式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指导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以导师为主的三人,其成员可有副教授和讲师参加,同时鼓励🎊、支持 跨学科、跨专业的老师组成指导小组,在需要和可能的前提下,也可采取和国内外同行学者或学术单位联合培养的方式🐫,由
(二) 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四年🔞,最长不应超过六年。
三、 主要研究方向
1.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
2.绿色化学反应过程的人工设计
3.配合物功能材料
4.分子多孔及杂化材料
5.无机光电材料
四、 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一) 学分要求
依据博士研究生后期科研需要和无机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所需的知识结构,设置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𓀌、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课程👨🏼🌾,至少修读6学分;学位基础课为学位必修课程;学位专业课包括以学科群为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和指向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学位基础课与学位专业课(必修)课程的学分之和不少于5学分,学位专业课(选修)课程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至少应取得15学分。
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主要在本校完成👮🏻♂️,必要时安排在国内或国外有关学术单位进行短期学习工作。课程学习由导师指定参考文献和数目🎵👴🏼,学生自学为主🙍🏼♀️,期间安排必要的讲授或讲座和课堂讨论🛤。考试或考核采用“闭卷”、“开卷”形式👱🏽♀️,或以学生的读书笔记🦵🏼,实验报告,论文等作为主要内容。导师可根据专业培养需求
(二)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中文名称 | 学分 | 开课时间 | 任课教师 |
学位公共课(必修)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Chinese 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World | 3 | 第一学期 | |
外国语 Foreign Language | 4 | 第一学年 | | |
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 Discipline and Ethics in Academic Research | / | / | |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Selected | 1 | / | | |
学位基础课 学位专业课(必修) | 化学研究的现代理论 Modern theory of chemical research | 3 | 第一学期 | 单永奎 |
高等无机化学B 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B) | 3 | 第一学期 | 高恩庆 | |
无机化学中的谱学方法 Spectroscopic Methods in Inorganic Chemistry | 2 | 第一学期 | 丁旵明 | |
科研论文写作 Writing Thesis | 1 | 第一学期 | 丁旵明 赵小莉 | |
绿色化学评估原理 Assessment Principles for Green Chemistry | 3 | 第二学期 | 单永奎 | |
现代催化研究方法 Advanced Study Methods in Catalysis | 2 | 第一学期 | 吴鹏 | |
化学实验室安全及相关法律法规 Chemical Lab Safety and Related Laws & Regulations | 2 | 第一学期 | 周锋 | |
学位专业课 (选修) | 无机化学研究方法与实践 Methods and Practices in Inorganic Chemistry | 2 | 第二学期 | 高恩庆 |
化学中的数学方法 Mathematical Method in Chemistry | 2 | 第二学期 | 李强 | |
纳米功能材料 Nano-structured Functional Materials | 2 | 第一学期 | 李强 | |
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 (选修) | 结构与物性 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Substance | 3 | 第二学期 | 戴立益 |
高等物理化学 Advanced Physical chemistry | 3 | 第一学期 | 李晓红 | |
催化作用原理 Principle of Catalysis | 2 | 第一学期 | 赵晨 |
注💂🏼:除课程学习外,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参加一定次数的学术活动(本人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不少于30次)。上述各类学术活动与研究伦理和学术规范训练皆为博士研究生必修环节🥱👨🏻🍳,但不计学分🐦⬛🤳。
五🫏🧘🏼♀️、 科研成果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天美代理为第一完成单位至少正式发表SCI、SCIE索引(不含增刊和副刊)的论文2篇,且总影响因子达到3.0以上(包含3.0);或以排名第一💀、天美代理可为合作完成单位获正式授权发明专利1项,并且以第一作者、天美代理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影响因子达到2.0以上(包含2.0)的SCI、索引的论文1篇。发表科研成果达到规定要求后,方能提出学位申请。
提前毕业的科研成果要求:除了达到博士毕业所需工作量和上述科研成果要求之外📒,所发表论文中至少有1篇发表在理工科一级学科顶级期刊或在影响因子≧5.0的期刊上,且本人为以第一作者、天美代理为第一完成单位🤸🏿。经导师同意后再由本人向研究生院提交申请🥑,审批通过后可申请提前毕业🧑🏼🎤。
六*️⃣🐿、 学业考核
(一)年度报告💁🏻♀️。每学年末,博士研究生向导师及指导小组汇报一年来的学习与科研进展,院系👮♀️、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二)基本文献阅读能力考核。博士研究生应该掌握其研究领域涉及的基本文献,第一学年结束时由院系组织考核💘👏🏼,每个博士研究生需按照自己的研究方向做一次文献总结报告。
(三)开题报告审核制度。博士研究生第一学年需要修满规定课程学分,还需完成学位论文开题工作💚。在第三学期初,博士研究生以答辩形式向指导小组汇报,接受指导小组对的开题报告考核。论文开题报告须根据“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审核标准”由学科组审议通过。
(四)答辩资格审核。通过预答辩后,秋季毕业生须在每年4月10日前,春季毕业生须在每年10月31日前完成论文答辩资格审核。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资格审核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审核🔟👊🏿、科研成果的审核、学术活动参加情况的审核等。
七🤕、 学位论文要求
博士生学位论文是综合
无机化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在申请论文答辩资格前📐,需通过预答辩,在通常的情况下🧑🏻🏫,预答辩在第六学期进行😦。院系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导师和指导小组成员听取申请人全面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提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的意见和建议🚀,并确定申请人可否如期参加答辩🏊🏻。未通过预答辩者🧑🏿🏫,不得申请参加当年的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前应首先通过学校组织的“双盲”评阅,通过者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八、 基本文献阅读书目
1. V.H.Smith, H.F.Schaefer & K.Morokuma. Applied Quantum Chemistry,1986.
2. Stuart Waren. Design Organic Syntheses. 1978.
3. J.March.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1992.
4. A.R.West. Solid state Chemistry and its Application. John Wiley&Sons, New York(1984), 复旦大学出版社中译本(1989).
5. 苏逸曾. 固体化学导论. 北京大学. 科学出版社,1998.
6. 吴越. 催化化学(上下册). 科学出版社,1998.
7. J.A.Daviesetal. Synthetic Coordination Chemistr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Singapor River Edge, NJ.World Scientific,1996.
8. 严凤霞等. 现代光学仪器分析选论. 天美代理出版社🚵🏻♂️,1992.
9. 单永奎. 绿色化学的评估准则. 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
10. 张可从. 近代晶体学基础(上下册). 科学出版社,1998.